Menu

服务项目

SERVICES

返回列表
当前位置 > 首页 - 华和动态
“走出去”,也是为了更好地“引进来”
发布时间: 2024-08-01 15:54:00 浏览: 190 人次
0

   最近走了几个地方,见政府部门、商协会和企业,有以下心得和感受:

   1,企业普遍觉得国内卷,有的焦虑,不知道怎么办;有的跃跃欲试,准备往外走,但还在犹豫,心里没底;有的下定决心要往外走,已有一定路径。不管是哪一种,听我讲专业咨询助力“走出去”的做法和好处,都很新颖,不少企业马上表达依托华和国际出海的意愿,我感到很欣慰。能愿意通过专业机构出去,这是我们企业安全“走出去”,与国际接轨的希望。

   2,很多生产性企业产品很好,但都是通过贸易商,利润微薄,靠订单生产。说起来,都意识到问题所在,想要“走出去”,却不知如何入手,也没有国际化人才。我看了确实觉得可惜,不断鼓励他们早做打算,下决心“走出去”,把市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订单式生产,是被动的,业务也是不稳定的,不利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做大做强。

   3,当前企业自己“走出去”是很难的,需要政府搭台。比如友城关系的建立,只能由政府来完成,运作好了,既助力了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又大大提高了境外投资的安全性。再比如友城框架下建立综合或产业园区,又达到了抱团出海的效果。所以我说,这个时期政府是可以走在企业前面的,搭好台,企业按市场规律运行即可。当然,这里如果再依托专业咨询机构,就很完美了。

   4,我不断地在讲“可惜”,就是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的企业也好,政府也好,都有能力“走出去”,有很多优势,但受专业性和系统性影响,普遍做不大,做不强。华和国际“民间智囊+高端策划+高效执行+资源配置〞的软实力输出,就是来帮助解决“怎么做,谁来做和系统性资源配置”的问题。

   5,当前地方有几种情况,—是觉得不出去不行,一种是出去也不行,还有很多企业已经习惯躺在政府补贴资金上出去。另外,听说有些地方并不希望企业出去(可能从招商引资的压力出发)。不管哪种情况,我想最主要是建立基本判断,那就是国内确实“卷”得厉害,而国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有着广阔的、互补性极强的市场。把我们优势的、充裕的产能带出去,把我们需要的资源、产品和技术(还有很多带路国家具备我们需要的技术)带进来,另外,中国以市场之大及其安全性使很多发展中国家积极考虑在华注册公司,或在中国设立银行帐户。当然,还有很多积极因素,比如企业在外面发展好了回来再投资,以园区的形式,以金融的手段导入境外资源等等。说到底还是个专业性的问题,我们企业也好,政府也好,需要有更全面、更深入的对“走出去”和带路市场的认识,而这需要外脑,需要专业第三方,而不是只讲“关系”和熟悉一国两国,做几件事的问题。

   在佳木斯召开的座谈会上,国家农业部一位挂职市领导对专业咨询做了很精辟的阐述,对中国的咨询与欧美的咨询做了很到位的类比,对华和国际咨询给予很高评价,进一步强调了实战型咨询机构的专业性、独立性和权威性问题。我如沐春风,如遇知音。

   认准了方向,一切坚持都是值得的,有结果的!


———END———

      

相关新闻